天下足球网

学校要闻 >> 正文
逆水而上 向险而行: “黄淮蛟龙”刘杨杨用大爱奏响抗洪救援壮歌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1-07-29 20:29:39    打印本文
逆水而上 向险而行:"黄淮蛟龙”刘杨杨用大爱奏响抗洪救援壮歌
——黄淮学院师生抗洪抢险系列报道之二 
    一场来势凶猛的暴雨突袭中原大地,河南省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部分水库水位超汛限,部分城乡内涝严重,形势异常严峻。郑州告急!新乡告急!河南告急!
    汛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危急时刻,总有一群身影令人动容;紧要关头,总有一股力量逆行向前;关键之时,总有一种信念凝聚人心。2020年度“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黄淮学院园林绿化中心的职工刘杨杨老师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驻马店红十字会蛟龙水上义务搜救队的队友一起硬核出征,用无畏迎战洪魔,用无私救援生命。



硬核出征:汛情就是命令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7月20日,大水围城,郑州已是一片泽国。一直关注雨情的刘杨杨正和驻马店红十字会蛟龙水上义务搜救队的队友一起参加汝南县防汛抗洪演练,晚上21时接到紧急指令,要求派精干力量到郑州救援。
    生死时刻,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刘杨杨主动向队长赵亚洲请战:“我曾是海军部队的潜水员,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和经验,承担过很多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让我去吧!”他的坚定和执着,打动着这支英雄的团队。随后刘杨杨被任命为现场指挥,与队友赶赴郑州,兵分几路进行救援。 
    7月21日上午九时,荥阳环翠峪风景区请求救援。这里地形复杂,水流湍急,70多名群众被困其中,危在旦夕。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刘杨杨和战友立即赶到现场,协助相关部门转移困群众。其中一名人员受伤不能行走,刘杨杨毫不犹豫涉水将他背到了救生艇上。人员全部安全撤离后,刘杨杨又和队友一起转运物资近2吨。
    7月21日下午1时,接到给郑州阜外华中心脑血管病医院运送生活物资的指令。断水!断电!断通信!断药!断氧!断补给!此时的医院风急雨骤,危在旦夕。刘杨杨和他的战友刚刚完成紧急转移群众任务,吃几口面包喝几口水就赶赴医院。刘杨杨带领6名退伍军人组成的尖刀班急行军7个小时,徒步16公里,将一救生艇的生活物资运送到住院部。此时医院被困两天的200多名医护人员和病人泪流满面,用激动的掌声表达着对这些勇士的敬意和感谢。刘杨杨和战友星夜赶路、往返救援,但是依然精神抖擞,他们朝人群中挥挥手,再次走进3米深的洪水,在漆黑的夜里继续往返运送物资。一直到深夜12时,6船物资才全部运到,其中两船是蛟龙搜救队为郑州捐赠的抗洪物资。
    7月23日晚七时左右,他们赶到新乡市小朱庄村,与应急管理局和荥阳消防队的人一起紧急疏散、营救被困群众。500多名群众被紧急转运,紧急救援14人。转运途中,刘杨杨和他的队友们一次又一次跳入浑浊的洪水中,伸出援助之手,用生命救援生命,用大爱守护群众。
    7月24日,7月25日,新乡市,刘杨杨和他的战友继续执行群众撤离任务、运输救灾物资的任务,那几艘小小的橡皮船成为洪水中群众渴盼的“诺亚方舟”,刘杨杨他们成为滔滔洪水中从天而降的救援英雄……
    但是他们都是血肉之躯,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对他们来说已经竭尽全力,更可怕的是随处存在的危险:蛟龙搜救队副队长胡昌才在一次转移群众时为了保护一个孩子,在共产主义大渠被激流冲出50多米,如果不是被赶到的船救起,后果不堪设想;一名队员在救援群众时被水中的钢筋扎穿了脚;20多名队员的脚上腿上到处都是擦伤,有的已经发炎溃烂……



逆水而上:生死时刻救援

   “有人吗?这里太危险需要撤离!”“不要在屋子里待着,马上撤离!”喊话器水泡失灵了,刘杨杨和他的队友就用嘶哑的喉咙喊;水上漂浮绳冲走了,他们就涉水而行;潜水刀断裂了,他们就用手探路……
    丧失行动能力的,抬着走;不便行走的,背着走!刘杨杨和他的队友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一幕幕惊险的“火线”救援,一幅幅动人的温情画面,讲述着一个个温情的故事,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一个老党员的感谢。在卫辉市,刘杨杨和他的队友到源润护理养老院为无行动能力的老人运送生活物资时,看到十字路口一个60多岁的老人被齐胸深的汹涌洪水冲倒,情况十分危急。刘杨杨奋不顾身跳下救生艇,将老人一把抱出水面,和队友一起将他托到救生艇上。恰好老人是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在他的带路下他们很快找到了养老院,把带来的物资给断水断粮的近三十位老人送到,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被救的老人拉着刘杨杨的手流着眼泪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了,谢谢党关键时刻没有忘记我们,谢谢河南老乡救了我!我将永远铭记!”
    一个脑瘫孩子的笑脸。在新乡市牧野区寺庄顶村的一次紧急救援中,一户人家因为一个十几岁的脑瘫孩子无法及时疏散,全家人都被困在了房顶上。刘杨杨和队友肩扛头顶,气喘吁吁把孩子连担架带人弄上了救生艇,安全送到了安置点。孩子的父亲流着泪深深鞠躬,一直哭泣的脑瘫孩子却笑了,他知道,他和家人在这些身着“蛟龙蓝”救援服装的叔叔帮助下,都脱离危险了。
    一束光和一个救生哨。新乡市小朱庄村西段,一户被洪水围困的村民五岁的孩子高烧将近40度,即将昏厥。天黑、水深、地形不熟,他们迂回找了半天,依然找不到发烧孩子的家。天越来越黑,雨越来越大,怎么办?“孩子不能耽搁,那是一条生命啊!我们想想办法吧!”刘杨杨和队友商量后,打开除了给家人报平安,一直舍不得打但是电量依旧所剩不多的手机,一边吹响脖子上挂着的救生哨,一边晃动着手机。远处,一个微弱的光也拼命的摇着,那是孩子的父亲站在高处发出的救援讯号。救生艇到了,孩子被刘杨杨他们及时转送到医院了。这一束微弱的生命之光和暗夜里和着雨声的哨音将永远留在这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心里,留在2021年的洪水记忆里。
    生与死的抉择中,刘杨杨选择了与队友一起向险而行、抢救灾民;大爱与大义的考验中,刘杨杨与队友用行动守护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温暖瞬间:信念永刻心中

    救援归来的刘杨杨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两条腿上伤痕累累。他说那是被激流中的树枝和杂物擦伤的,每个队友都留下了这样的“荣誉勋章”。
    面对河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每有急难,从不缺席的刘杨杨坚定地说:“我是海军退役的专业人员,还是一名在高校工作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新乡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办公室在为蛟龙搜救队发来感谢信的同时,专门为刘杨杨发来了感谢信,感谢他无私无畏的救援和付出。
    刘杨杨说他们撤离时,一路上群众自发给他们送食品和水,很多人朝他们鞠躬致敬,他很感动,但是更多的是遗憾。在7月24日凌晨参加救援一个艺术培训基地80多名孩子的行动时,因为附近地形太复杂、水流太急,他们只带出了10余个孩子就紧急撤退,只能让孩子们等熟悉地况的救援队。他说,洪水面前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太有限了,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如果还有需要,他愿意再次出发,参与抗洪行动。
    共产党员是什么?共产党员为什么?黄淮人追求的是什么?汛情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风雨中原战犹酣,凡人英雄频涌现。危难时刻,紧要关头,刘杨杨这样信念坚定的党员从我们身边一个个站了出来,如高山,似长城,守护身边同胞,驱散如晦风雨。
    刘杨杨的身上,展现着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忠肝义胆,他的义举将黄淮精神传的更远,将黄淮品格擦得更亮,将黄淮力量汇聚成阵阵暖流、首首颂歌,与守望相助的河南人一起大写人间温暖。
(撰稿:温培雅  责任审核:朱鸿飞)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